白云庵位于浙江省樂清市雁蕩山鄉嶺頭村,1935年由溫州信徒朱卓芳等兩位女居士興建,建筑面積二百多平方米,五間一樓一底,包括大雄寶殿、觀音樓、寮 房,作為自休道場。后由比丘尼守樂、以平等接管。曾與靈峰寺合辦過福利旅社。“文革”期間佛像被毀,出家尼眾被掃地出門,打工度日,白云庵被當地公社作為 廠房使用。
改革開放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比丘尼守樂、以平等向政府要求歸還白云庵,于1986年獲市政府批準,作為開放場所重新修建。1987- 1997年間由老住持心平師父帶領源航、顯寶等全庵住眾,齊心協力,勤儉節約,以重建道場為已任,采取因地制宜的修建方案,經過十年努力,庵堂硬件部分基 本完成。修復期間,承蒙溫州籍臺胞張姚宏影女士的大力護持和十方善信熱心幫助,使道場得以逐步完善,重放光芒。白云庵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是觀音樓,內有千 手觀音像,造像藝術具有濃厚的地方民間藝術風格。庵內珍藏《大正經》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