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高清一区,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福利视频美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萬壽寺初名萬壽院,位于上海金山區金山衛鎮金衛村1148號,是上海最西南角的一座千年古剎。據地方史料記載,初為三國時代東吳大帝孫權賜建。萬壽寺占地38畝,建筑面積達5300多平方米。寺院建筑由前至后依次是山門、客堂、僧察、鐘鼓樓、大雄寶殿、三圣殿、功德堂、齋堂、客房、伽藍殿以及放生池等。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第1張

金山區萬壽寺歷史

據傳,孫權之母吳龍珍在幼年時失去父母后因不堪受嬸母的冷嘲熱諷,便攜弟妹們投奔康城(金山城)的姑母,得到姑母一家的寵愛,并因此得以學習詩書經論和禮儀。吳黃龍元年(229)孫權稱帝,吳龍珍被尊為皇太后。為了報答當年落難康城時姑父母的養育之恩,孫母便囑子遣人赴康城,欲接二老至跟前侍奉。不料早已寡居的姑母念佛度生,不愿離鄉北上。于是,孫權便令地方官將其舊宅翻建成佛院。吳嘉禾元年(232),佛院落成。孫權誥封外祖姑母為“萬壽護國夫人”,并御筆金書“萬壽院”三字,制成巨幅匾額,懸掛在院內長生殿上,讓外祖姑母在院內修身養性。此后,孫權還多次遣其弟妹來萬壽院祝福。護國夫人圓寂以后,萬壽院成為一方佛教信徒朝拜進香的圣地。

萬壽寺在歷史上可謂名聲顯赫,極為輝煌。歷代曾有多位帝王來寺進香留跡,地方史料記載的有:東吳會稽王孫亮、東晉元帝司馬睿、南朝宋武帝劉裕和陳宣帝陳頊、五代吳越王錢謬、南宋高宗趙構、元末吳王張士誠等。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隨著歲月的推移,朝代的更替,萬壽院幾經興廢,其名也隨時而易,曾叫過“護國娘娘廟”、“萬安寺”、“萬壽寺”、“祝圣道場”等。歷史上曾有幾次較大的興廢,例如: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南朝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小官鎮(明朝以前,金山曾名為小官鎮)巨富、刑部都官郎中魏榮卿傾家中資產,又四處募資,重建萬壽院,三年后建成,萬壽寺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據記載,當時的萬壽寺,寺院前后共分六進,山門前,九層寶塔高聳,自地面致塔尖,約十六丈有奇,全寺大小殿堂共二百零八間,僧人達三百余眾。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第2張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錢謬之孫錢朝佐資助重金修飾萬壽寺,重新給佛像妝金,把天王殿上彌勒佛像作了一個重大改變,將其舅祖父浙江奉化“布袋和尚”陳契此的形象塑成彌勒佛,并親自為造像題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物;開顏便笑人間好笑之事。”橫批是:“笑口常開迎新客”。今天萬壽寺的這副對聯和彌勒造像已成為傳世經典,其勸導人們為人處事要樂觀、豁達、包容、大度。

1861年,萬壽寺在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火中再次遭破壞。1865年萬壽寺得以重修,恢復后前后三進殿,前進為山門,二進為正殿,三進為方丈室和伙房,各進兩側以廂房連接,如此格局保持到民國初期。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1958年,在萬壽寺創辦金衛農業中學。1960年,金衛中學與農業中學互調校址,寺院大部分建筑被拆除,僅存的一座正殿也于1973年被拆除。

1993年12月3日,原金山縣人民政府正式批準修復開放金山萬壽寺。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第3張

1994年修復工程正式啟動,修復工程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指導,也得到了廣大信眾的大力支持。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上海金山區萬壽寺

2000年12月12日至18日,萬壽寺隆重舉行了修復后第一堂水陸大法會,祈求世界和平安定、國富民強、風調雨順。至此萬壽寺正式對外開放,迎接十方信眾前來朝禮。

金山區萬壽寺地址

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金衛村11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