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敖包廟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西北部距離滿都拉圖鎮180公里,中蒙邊境以東10公里處,因靠近錫林查干敖包(蒙語謂丘陵的白崗),俗稱查干敖包廟。
查干敖包廟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由清廷御賜“蒙、藏、滿、漢”四種文體書寫的“福佑寺”匾額。九世班禪于1932年在此舉行佛事活動,是當時中蒙邊境地區最大的寺院。寺廟分為二層,方80丈,上蓋簡瓦,瓦頂分二節,上為錐形,是蒙藏四合院式寺廟建筑群。鼎盛時期有喇嘛數千人。本廟歷經五代活佛,1968年,除“福佑寺”殿外,其余皆毀。現已修葺和修復的有“福佑寺”西廊廂房、東西配殿等,可以開展正常佛事活動和供游客觀光并進行學術研究。
查干敖包廟建筑雄偉,塔碑林立,是一座古建筑群。寺內藏有千種經典書籍、眾多佛像、香爐、琴笛等蒙古族文化遺產,但這些珍品在文革期間遭到破壞,現只存一座殿堂。境內有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元年(1403年)北伐途中祭天祀祖的遺跡,保留有昌圖錫力臥虎盤石間的“玄石坡”、“立馬峰”石碑。還有元太祖成吉思汗邊墻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