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堂位于臺灣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36號,建于1899年(明治32年)初名為「明德堂」,后至1903年(明治36年)時才改名為「啟明堂」,又稱「東南帝厥大殿」。主祀文武二圣,即孔子與武圣關公。配祀為民族英雄岳武穆及開臺延平郡王鄭成功。
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創立「明德堂」于陳重三翁之私宅,并奉祀 「五公菩薩」為主神,開始訓練鸞扎,飛筆扶鸞,從此創堂諸先賢,不辭辛勞,奉獻心力肩負神圣任務,為啟明開創基業。1951啟明堂于蓮池潭畔建古色古香的春秋兩閣,成為了當時全省十大美景之一。1971年間,神明指示,命拆除啟明堂的平房,重建東南帝闕。信徒們便馬上籌組重建東南帝闕興建的委員會,經時歷年,精心研擬規劃,以二樓宮殿式建筑物而設計,并在1973年蒲月廿九日,將原有啟明堂平房全部拆除,興工重建帝闕,故銜稱為「東南帝闕樂善社啟明堂」。1974年一、二樓硬體樓房初步完成,先將內部的彩繪、凋刻、裝飾等工程,以及諸圣仙真之神像金身塑造工作,提前整備完成,擇于同年六月二十四日關圣帝君之誕辰吉日,舉行諸神像金身「開光點眼」及「安座大典」。恭祀「太上老君」及「關圣帝君」,兩文武圣人為主神,「岳武穆王」及「延平郡王」,兩民族英雄為配祀神,經過一年多,帝闕內外工程終于全部完工。
重建期間,有賴眾信們同心協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又蒙各界的善信們熱烈響應,踴躍贊助解囊樂捐,使工程如期順利完成。于1976年后,適逢高雄市的孔廟興建完成,為配合整個蓮池潭風景區的勝景,高雄市政府又于1978年捐贈五里亭于蓮池潭中,而與春秋閣互相輝映。
高雄市啟明堂地址
臺灣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