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孔廟位于臺灣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新生路104-7號,前身即是文石書院,文石書院是澎湖最早的文化傳播地,位于馬公市東郊,是清乾隆三十一年,第十八任澎湖通判胡建偉所創建。文石書院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本為澎湖第十八任通判胡建偉所倡建,澎湖產之文石,喻意書院作育英才如石紋之五彩繽紛,故名「文石書院」。
澎湖孔廟從清朝的文石書院至今,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光緒11年時遭受到中法戰爭的摧殘、破壞,后將文石書院改成主祀孔子的廟宇;至1962年時將孔子廟重建,此時整體澎湖孔廟的建筑已失去原貌,1977年又再度依文石書院外觀重建,唯有『魁星樓』(今日的登瀛樓)保存下來成為唯一的遺跡,又于1999年時將澎湖孔廟改建成如今的外觀。
澎湖孔廟前身文石書院東西兩側有10間精舍是學生讀書的地方,建筑主體前方有3間,后堂祀文昌神、中為講堂,前中架樓上為魁星樓,主祀魁星神,相當具有當地特色;澎湖孔廟整體建筑改建過數次,目前僅剩登瀛樓為文石書院遺跡,登瀛樓的門牆、窗櫺、簷角都相當精緻,建筑為前清傳統式中國風味的閣樓,上下兩層相當具有中國傳統的風格,古色古香、詩情畫意,是登高望遠的好地點;今日的澎湖孔廟包括大城殿及東廡、西廡暨大成門、櫺星門及崇圣祠等等,不僅保留了傳統的建筑風貌,更讓民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提供學子一個戶外教學的場所,也提供民眾作為假日休憩的地方。
澎湖馬公孔廟地址
臺灣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新生路10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