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廟口」的廟,指的就是供奉開漳圣王陳元光將軍的「奠濟宮」,而它就位在今仁愛區仁三路廟口小吃街的街道中心,廟齡至今已逾一百三十年之久,昔日與「城隍廟」、「慶安宮」,合稱為基隆三大廟,是基隆市一座歷史悠久、具精神指標的重要廟宇。
清治時期,基隆港附近居民多屬漳州移民,為延續祖先之信仰與心靈的寄託,建開彰圣王廟,造醮恭請玉帝賜名「奠濟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始建于牛稠港外木山。之后,板橋林本源家捐獻現址土地,再由信眾捐資興建,于光緒元年(1875年)建成。早在「古蹟維護法」頒布之前,奠濟宮即被政府評定為三級古蹟,可惜當時對于「古蹟維護」風氣尚未形成,奠濟宮管委會于1980年,向市政府提出「廢除古蹟認定」的申請獲準。現今,奠濟宮雖未入列級古蹟之列,但其傳統閩南寺廟建筑之風貌尚稱完整,且幾次的改建亦都有前期建物的保留,所以是一處值得深入探訪的建筑。
「廟口」不但是基隆人經常光臨的地方,亦是游客前來基隆觀光的重點。近年來政府單位對于基隆廟口文化的推動,無論在軟硬體上皆投注不少心力。由于游客對基隆廟口的喜愛,使奠濟宮成為一個觀光客經常駐足的地方。
臺灣基隆市奠濟宮地址
臺灣省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17之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