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宮是臺灣北部最古老的媽袓廟,與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并稱為臺灣三大媽祖廟。其歷史背景可以追朔到清順治年間,由開山石興和尚自福建奉請圣母來臺,當時名稱為「天妃廟」,其后乾隆、道光、光緒年間多次整修,于第5次重修并遷建現址,自石興和尚來臺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關渡宮殿內、殿外的石牆、石柱、石獅,都凋滿了歷史故事,作品細膩壯觀。宮的祭典是每年農曆3月23,元宵節和中元節普渡也是年度大事,來自各地參拜的人潮絡繹不絕。每年元宵節,關渡宮一定會有電動花燈展出,從山下廟宇到山上后花園,大大小小的燈籠及各方精製的花燈,充滿了年節氣息,難怪每年到了這時候,滿滿都是人潮,大人帶著小孩來這裡賞燈并求平安,希望未來一年都可以順順利利。
由于香火鼎盛,關渡宮不斷擴建,除圣母殿、觀音殿、文昌殿外并有古佛洞,廣渡寺、鼓樓、鐘樓等,面積廣大。關渡宮右邊是一個約80公尺長的古佛洞。入口處有鎮洞寶臼,能鎮壓一切邪惡。進入洞內,兩旁有28天王像,莊嚴肅穆。走到后頭,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她的千手千眼代表的是普渡眾生的意思。繞過神像后面,就是古佛洞的出口,可以欣賞河口風光。沿山坡闢建的后山公園,亭臺樓閣林立,遠眺眺關渡大橋、澹水河出海口、觀音山視野極佳,天然美景讓人心曠神怡。而后山公園停車場旁的河畔隄防,更是乘涼、散步、聊天的好去處,紅樹林沼澤近在眼前,偶有水鳥飛過,愜意悠閒。
臺灣臺北市關渡宮地址
臺灣省臺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