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寺位于臺灣省臺北市忠孝東路,為主祀釋迦牟尼之佛教廟宇。善導寺興建于1925年,原名是「淨土宗佈教資團」,為城中地區(臺北舊市區)日籍佛教徒的信仰中心。今善導寺主體為九層樓現代建筑。大雄寶殿是屬東洋式建筑供奉的是白玉佛一尊,其下有一尊小彌勒菩薩,天花板上有數幅木凋的天女圖,于右任先生所題「善導皇生」的匾額高懸其上。觀音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殿裡也是專作佛事的場所。
樓高九層的「慈恩大樓」是全寺的指揮中心。一樓名曰觀照堂。供奉的是三寶佛,頗有大陸叢林雄風,左左右兩側分別是寺務處及佛物流通處。二樓亦是作法會佛事之用,供奉的三尊佛像和一樓的三寶佛同出一人手法。三樓供奉的是一尊高大的白玉臥佛,高可及腰,長約二人,明艷的日光從落地窗照射進來,使得玉佛潔白的身軀更加晶瑩剔透。四樓是太虛大師的紀念圖書館,印順導師在其著作「太虛大師年譜」中如此記載:「大師為近代佛教唯一大師,早年獻身革命,中年弘教利皇,喚年復翊贊抗建」又「大師為中國佛學之大成者,長于融貫統攝,不拘于臺賢禪淨,卓然成家」,太虛大師為中國一代之高僧,當不容置疑。1947年,太虛五十九歲,于上海玉佛寺安詳捨報,緬懷一代大師,建館以為紀念,實有無比之意義。欲在紀念圖書館內閱讀,只消攜帶個人證件,于服務臺辦理登記便可,浩瀚的藏書,寧靜的環境,是看書、寫作及查閱資料的好所在。五樓是佛教歷史藝術館。藝術館內主要展示的是各型石凋法相,多數為魏晉六朝時期,南北朝民間獨立造像之藝術精品,歷千百年,完整無缺,彌足珍貴。
善導寺是日本佛教淨土宗所設立的佛寺。日本佛教大部份都傳入了臺灣,不過語言不通,所以成效不大。其中臺北市內較著名的佛寺約有七所,善導寺是目前現存規模最大的一所。另如果說佛教寺院能把文化、宗教、慈善集于鴻爐,而且做得有聲有色,那就要首推善導寺。而中國佛教會位于善導寺的旁邊,領導整個臺灣佛教。
臺灣臺北市善導寺地址
臺灣省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