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國佛教傳播的重要地區之一,佛教在上海的傳播可追溯到三國吳赤烏年間(238~251年),相傳龍華寺和靜安寺均在這一時期創建。清末上海逐步成為中國經濟、文化的重鎮,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因而上海佛教出現了帶有明顯時代特點的新景象。當時全國著名高僧大多移居上海,或經常蒞滬講經說法,著書立說,創辦佛教院校,采用近代教育方式培育僧才,不少寺廟由剃度世襲制改為十方叢林制或恢復十方叢林制。同時,一大批知識淵博、信仰虔誠的佛教居士在上海創立佛教團體,創辦佛教出版機構,出版佛教書刊,利用電臺傳播佛教,灌制佛教唱片,設立佛學圖書館等,佛教居士逐步成為弘揚佛法的重要力量。上海地區的佛教宗派,有法相宗、天臺宗、華嚴宗、凈土宗、禪宗、律宗等,密宗的傳播則是在20世紀30年代。近現代上海地區的佛教傳播卻不拘泥于一宗一派,而是融通各宗,”教在華嚴,行在禪宗”,”臺賢并弘,禪凈雙修”,”教演天臺,行歸凈土”等多為滬上著名高僧所主張并身體力行,一些知名居士更是各宗兼弘。寺廟是一個培福修慧的地方,燒香拜佛的意思在于可以表達對佛陀的敬意、感激和懷念,可以達到去染成凈,奉獻人生,覺悟人生的境界。那么上海寺廟排名、上海寺廟靠前的有哪些?寺廟信息網盤點上海寺廟香火最旺、上海人氣最旺寺廟。
上海靜安區靜安寺(靜安古寺)
靜安寺又稱靜安古寺,位于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1686號,始建于三國吳大帝孫權赤烏十年(247),創始人為康僧會,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靜安寺總建筑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內藏有八大山人名畫、文征明真跡《琵琶行》行草長卷。靜安區亦由靜安寺而聞名于世。靜安寺的建筑風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風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 靜安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 ,上海市真言宗古剎之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