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戶玉虛觀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原村良戶村。玉虛觀山門位于東側,避開了傳統的中軸線布局。它是一種獨特的布局,受地形和地貌的限制。它的空間組成相對獨特,是一種罕見的寺廟建筑布局。玉虛觀保存的建筑主要有魁星樓、中殿和后殿,還有南房、配殿和后殿。
正殿
正殿寬五間,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筒瓦屋頂。柱頭五鋪雙,重拱計心,補間鋪隱刻,華拱做琴面假,梁頭做足材玩頭,外檐大通額,小心間和次間外檐裝飾。
良戶玉虛觀現存最早的記錄是后殿須彌座幫上金大定18年(1178年)的題記,至今已有830多年的歷史,是玉虛觀悠久歷史的實物例證。
正殿在須彌座東西兩側鑲嵌著石頭簡單的“嬰兒戲圖”線條,以及“金大定18年(1178年)4月18日北趙莊趙聰、趙進”的標題。同時,殿內還有金元時期名人李俊民于元至元16年(1279年)撰寫的《新玉虛觀碑文》,講述了全真門下申至金(丘處機弟子)回鄉在原有建筑基礎上修建玉虛觀的故事。因此,大殿也被判定為元代早期。
中殿
中殿屋頂的琉璃脊飾造型精美,龍身生機勃勃,保存基本完整。它是元代的精品藝術品。須彌座椅表面的淺浮雕造型生動逼真,體現了古代高超的雕刻水平。
同時,玉虛觀的存在也從側面證明了良戶村悠久的歷史,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據碑杰記載,良戶玉虛觀正殿建于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它是元代建筑遺跡,具有明確的年齡。它經歷了明確和清晰的重建,保留了各個時代的建筑技術。它是研究不同時期古代建筑構件發展變化的實物遺跡,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